10月17日,珲春一群中学生集体表示:“我们心里有了一份牵挂!”“我们会惦记你们的!”“以后再听到消防车的响声,我们都会牵挂你们的,我们爱你们!”
啥情况?向谁表白?
这是在河南街永盛社区关工委带领珲春市第五中学七年一班的社会实践课现场发生的一幕。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来到珲春市消防救援大队边境经济合作区专职消防站,参观了消防水罐车,还在消防员叔叔的保护下登上了消防车。
队员宋德志、蔡越、刘文学耐心地辅助学生穿灭火战斗服;司机王阔担当讲解员,从头盔的每一个功能到灭火战斗服每一个功能都详细地介绍给了学生们。消防员邵子力、路浩东现场展示穿灭火战斗服,按照标准的要求,队员在一分钟之内穿好灭火战斗服,指挥员说:“开始!”同学们开始计数,1、2、3······29,两位队员都穿戴完毕。
“多大年纪可以当消防员?”“当消防员要什么学历?”“没有火灾时,你们做什么?”“你们训练苦吗?”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站长陈力把该站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珲春市消防救援大队边境经济合作区专职消防站是一支“十全十美”的队伍。延边州八个县市比武十二项,这个站拿到十项冠军,凭什么?凭的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咋来的?刻苦训练练出来的。为什么练?因为每一次出警都是血与火的考验,都是去救援受灾的人民群众,所以自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救别人。
学生计冉说:“以前看到消防车都是呼啸着擦肩而过,今天零距离接触消防车和消防员叔叔,知道了他们的故事,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是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我们最崇拜的人,祝愿他们永远平安!”
班主任郑慧老师说:“我的学生们有了牵挂,证明孩子们长大了,有了担当意识。今天这样的社会实践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感谢这些消防指战员为学生们上的这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