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密集,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面对当下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一旦前往公共场所,要谨记疫情防护要点,防患未然。
据介绍,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某些交通工具时,应注意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配合做好测温亮码等防疫措施,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用手去捂,要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应立即扔进封闭式垃圾桶内。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班族也要做好在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要保持室内清洁,勤开窗通风换气,注意手部卫生,勤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同时,该工作人员提醒,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肉类、禽类、蛋类要充分煮熟后使用。家中常备防疫物资,如体温计、口罩和消毒用品等。
疫情当下,在易感人群中最脆弱的就是老年人,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是与病毒斗争的重要法宝。州疾控中心再次呼吁全州老年人越早接种疫苗越安全。
据了解,从世界各国监测新冠肺炎情况分析,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患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比较大,相对住院时间也较长,同时加大了医疗系统过度负荷。因此,州疾控中心呼吁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从监测数据看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反而低于其他人群的反应。那么它的免疫保护效果各方面需要持久性也照年轻人要差。所以我们老年人要接种,而且要全程接种,还要进行加强。这样我们形成的免疫效果才是最优的。”州疾控中心免疫科科长孙鲁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数据表明,未接种疫苗的70-79岁老年人病死率分别是接种两剂次、三剂次该年龄人群的9倍和34倍。在60岁以上人群中,完成全程接种的,发生重症的风险可降低60%以上,如果完成加强接种,则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可降低90%。但是,仍有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住的偏远,身体不便更很少出门,没有必要接种疫苗,这种心理万万要不得。
州疾控中心免疫科工作人员蔡慧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它具有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因此,老年人一旦接触到被感染的家人、亲属或朋友,势必就会给老年人带来感染的风险。因此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加强免疫,对于老年人来说十分必要。”
(延边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何平、尹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