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电商平台的“双11”购物节已经陆续拉开帷幕。吉林省消费者协会结合近几年“双11”期间消费者的投诉咨询情况,梳理出以下三点事项,请广大消费者注意。
私下交易陷阱多,小心收完钱就被“拉黑”
近日,有消费者投诉称,有商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通过直播方式售卖某商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又引诱消费者绕开交易平台私下进行付款,消费者付款后商家却失联。
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脱离平台交易,一旦出现纠纷往往存在取证困难、无法享受平台保障等风险。正规平台交易安全、有保障,消费者切勿贪便宜绕开平台私下交易。省消协也建议各大网购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在提示消费者不要私下交易的基础上,创新提示的方式方法,让消费者入脑入心。
超低价名牌商品,小心是“傍品牌”
根据消费者反映,某些平台商家通过“傍名牌”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引流。某些平台的购物链接或者直播封面售卖的是某知名品牌A产品,点进链接却显示出售某不知名品牌B产品,甚至有的商家通过遮挡商品关键信息让消费者误以为买的是A产品。
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傍品牌”的销售行为,一般都以超低价为引流点,消费者在消费购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一定要查看商品详情、货比三家,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省消协也呼吁广大商家要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
购买生鲜食品,可与商家协商错峰发货
“双11”期间交易量快速增加,可能导致商家不能快速发货,加上疫情的影响,快递派送也会比平时慢。在配送高峰期间,消费者可以暂时避开选购配送要求较高的产品,如果遇上价格优惠而必须购买的情况,也尽量和商家提前协商好错峰配送,最大程度降低影响品质的风险。
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要及时联系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