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和龙老里克冰雪童话世界
感受围炉煮雪的惬意
从延吉梦都美滑雪场
高级道疾驰而下享受刺激
在敦化老白山雪村
体验地道的林海雪原生活……
今年春节期间
从国内外纷至涌来的游客
让延边的冰天雪地成为一片热土!
在冰雪旅游的强势带动下,春节假期,全州接待游客140.55万人次,同比2019年恢复168.32%;实现旅游收入19.31亿元,同比2019年恢复165.75%。
以“井喷”之势涌进延边的游客,是“网红流量”的短线高企,还是“魅力引流”的长线起点?
以“火爆”之姿复苏的冰雪经济,是疫情过后的昙花一现,还是多年厚积的茁壮生发?
毋庸置疑,两题选项,答案均为后者!
延边冰雪经济为何能在疫情过后,率先打响复苏第一枪?
这其中,固然有随着防疫政策优化,人们积蓄了三年的旅游热情瞬间爆发的因素作用,也有“网红”效应带动的流量眷顾,但追根溯源,延边冰雪经济能够在 “春风”拂来的瞬间热起来、火起来,是我州一以贯之发展冰雪经济带来的“乘数效应”。
多年来,我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延边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乘北京冬奥会东风,厚植冰雪优势,夯实冰雪基础,打造冰雪项目,创新冰雪产品,努力走好冰雪产业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州抓住机遇,利用独特的冰雪资源优势,开启了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深度挖掘整合“冰天雪地”里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将“冷资源”变为“热产业”的新征程。
为紧紧把握冰雪产业发展的黄金增长期,充分释放冰雪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与潜力,我州以顶层设计和政策创制引领冰雪实践,打造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民俗”为核心的冰雪产业链,并积极推进重大冰雪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及服务设施,促进冰雪产业发展,催发冰雪红利释放,加快推进“白雪换白金”。
冰雪交通“跑”起来
我州处在“长通白延吉长冰雪旅游东部大环线”的重要节点。2021年12月,发往长白山的“雪国高铁列车”沈佳高铁白敦段正式开通运营,打通了交通的瓶颈,极大降低了游客出行的时间成本,有力推动了延边冰雪旅游产业的加速发展。
冰雪项目“动”起来
滑雪场对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21年5月,作为吉林省冰雪产业“十大工程”和延边州“四大旅游综合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和龙仙峰滑雪场开工建设。凭借其地处滑雪黄金纬度42度、拥有优质的粉雪资源、雪期长达6个月等自然资源优势,和龙仙峰滑雪场将打造成为集旅游度假、森林康养、冰雪体育赛事于一体的四季旅游综合度假区,弥补我州缺少顶级滑雪旅游度假圣地的空白。当下的延边,和龙光东村冰雪稻场韵味悠长,和龙老里克湖雪景媲美童话世界,敦化老白山滑雪项目即将启动,满天星滑雪场正在盘活,多样化的滑雪产品供给,为冰雪运动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冰雪产品“丰”起来
我州贯彻省委、省政府实施“冰雪+”战略,以全省“冰雪丝路”战略布局为牵引,以“长白天下雪 ‘吉’美在延边”为主题,以“玩冰雪、泡温泉、延边的冬天好悠闲”为主打,坚持抓早谋划、抓早启动、抓早推进,精心打造涵盖“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27项“3+X”冰雪旅游产品,推出“冰雪+运动”“冰雪+休闲”“冰雪+民俗”等6条精品线路,同时出台13项冰雪惠民利民措施,强化冰雪产业优势集聚,努力把延边建设成为冰雪旅游强州和国家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冰雪文化“朝”起来
我州独特的民俗风情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富有魅力的人文环境为冬日的皑皑白雪“穿”上了多彩的外衣,也成为最富吸引力的人文“内里”。这个冬季,全州重点打造了冰雪休闲度假产品、冰雪观光体验产品、冰雪民俗文化产品等符合地域和文化特点的冬季“拳头”旅游产品,将朝鲜族民俗风情植入冬季冰雪活动中,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体验做一天“朝鲜族公主”,到延边大学网红墙打卡留念,在延吉西市场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米肠汤……成为延边冰雪行游客旅行清单上的必选项。
冰雪品牌“亮”起来
为凝聚合力拉动冰雪旅游人气,我州各县(市)联合行动,州直部门通力合作,落实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惠民措施,注重发挥网络新媒体巨大潜力,多渠道、多广度的宣传引流,使延边冰雪成为央级媒体的聚焦热点,持续提升了延边冰雪旅游品牌的含金量。延边人用自己的努力,打造了冰雪旅游一飞冲天、火爆出圈的振奋节奏。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春天”已来,延边冰雪经济如何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延边如何从短期网红城市进化为长期的旅游胜地,成为当下我州需要答好的考题。
州文广旅局从春节假期出行状况分析,全州旅游市场以冬季休闲体验游为主,游客出行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以自驾游和自游行为主要形式,并从过去单一的出游方式逐渐向多种类扩展,增加了游客接触的人、物、景,隐藏着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加。
与时偕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我州冰雪旅游“火了”,但冰雪产业依然存在缺乏省内外出名的滑雪度假区等拳头项目,冰雪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冰雪装备器材制造不足,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交通、住宿以及接待等一系列亟待补齐的短板,冰雪服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
1月28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我州召开州委常委会,再次敲响了大力发展冰雪经济的战鼓。省委常委、州委书记胡家褔在会上指出,要抓住当前冰雪经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坚持全要素、全链条、全领域发展,让冰雪经济成为延边的一张亮丽名片。要打造特色品牌,把冰雪经济与延边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有机结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冰雪品牌,进一步提升延边冰雪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等等。这为延边冰雪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州专家学者也十分关注延边冰雪经济的发展。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朴虎男建议,要深度挖掘延边冰雪经济文化价值内涵,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高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要加强各县市冰雪旅游产业合作,联合举办冰雪旅游展览和景区合作营销,实现资源共享;要支持当地人才的培养和高质量人才的引进,提高冰雪旅游相关专业人才数量和素质。吉林省山海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认为,延边要继续完善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传播旅游文化及产品,强化提升旅游服务意识,实现各具特色的县市旅游互通互联,把冰雪旅游业持续火爆的局面继续发展下去。
构建延边“冰雪+”多元化发展模式,让冰天雪地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在后冬奥时代、后疫情时代,如何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持续打造冰雪经济盛景,延边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