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20年、帮助115名孩子、累计捐款43.8万元……这一串数字记载了国网和龙市供电中心安装公司施工队队长姜维峰的扶贫助学路。每当看到有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影响学业,姜维峰总是要伸出援手,从自己的工资中省一点、再省一点,尽己所能去帮助这些孩子。
姜维峰的扶贫助学之路始于2002年3月。那时的姜维峰是和龙供电分公司八家子镇供电所所长。和龙市八家子镇妇联来到各企事业单位为“关爱女孩”行动募捐,姜维峰从妇联主任的口中得知,当地有很多孩子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无法继续上学,这让他的内心深受触动。于是,平日里寡言少语的姜维峰主动地向妇联主任了解起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并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
小花(化名)是姜维峰资助的第一个孩子,他至今仍忘不了第一次见到小花的场景。一进门,四周空空荡荡,9岁的朝鲜族女孩小花蹲在冰凉的大炕角落里熟练地削着土豆。小花的妈妈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只能艰难地挪动着身体……看到这样的画面,姜维峰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留下了1000元捐款后,姜维峰坚持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500元资助小花上学,如果赶上他出差不在家,他就委托同事把钱送去。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姜维峰都会到学校看望小花,小花过生日时他还买来蛋糕为她庆贺。
姜维峰常常鼓励小花好好学习,他说:“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和贫富,是不能由自己选择的,但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改变命运。”小花也没有辜负姜维峰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就这样,姜维峰每月资助小花500元,坚持了六年,圆了小花的求学梦。后来,小花被亲戚接到延吉上学,如今已经大学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命运彻底发生了转变。
姜维峰资助的另一位孩子小军(化名),父母车祸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十分叛逆,老人家一说起孩子就止不住地唉声叹气,甚至会抹起眼泪,一点办法也没有。初见小军时,姜维峰苦口婆心地劝说他要听话,“小军啊,男子汉要顶天立地!叛逆只会让爷爷奶奶伤心,不算本事。”面对这位陌生人,小军浑身竖起了尖利的刺——“你是谁啊?凭什么管我?”姜维峰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早就知道你成日里只会和爷爷奶奶‘耍威风’。从今天起,你是叫我姜叔也行,叫姜爹也行,总之,以后我来管你!”姜维峰将钱塞到小军爷爷奶奶手里后,转身就走了。这一番言语让小军愣住了,小小年纪的他因为不幸缺失了父亲的关爱,突然有个叔叔说要管自己,小军有些茫然。
既然说了要管这个孩子,姜维峰言出必行,每天下班之后都要去小军家“上岗”,辅导功课、耐心引导、谈心、玩耍……这也渐渐成了小军每天最期待的时光。姜维峰逐渐从陌生人成为了小军最信任的人,每天的这一个小时成为照亮小军人生的一束光,让小军不再阴沉叛逆,开始变得阳光自信,认真学习,走上人生的正轨。
越来越多接受过姜维峰资助的孩子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姜爹”,很多孩子的具体情况姜维峰已经有些记不清了,他告诉记者,大概已经有三四批孩子都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在姜维峰的带领下,八家子供电所每一名员工都有捐资助学的对象,和龙市供电客户服务中心全体员工也都参与到捐资助学这项光荣的事业中。
500元、1000元、3000元……在帮助这些孩子的时候,姜维峰总是慷慨解囊,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姜维峰也只是个普通人,他有两个孩子,妻子待业在家,母亲身体不好常年看病吃药,全家只靠他一人工资生活。常常有身边人不解地问道:“老姜啊,这些年,你付出了这么多,把自己的小家都没照顾来,值吗?”姜维峰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有什么值不值的,我家里也吃得上,穿得上,孩子也读得起书,对于那些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能帮就努力地去帮,想着能让他们快乐地学习成长,我这心里也跟着亮堂。”
姜维峰朴实的话语、真诚的爱心和坚定的行动为一个又一个孩子点亮了希望之光,这条边陲小镇之中的扶贫助学路,他一走就是20年。
他的暖心善举广受赞誉,被中共和龙市委员会、和龙市人民政府评为“关心下一代爱心工作者”,并获得“中国好人”“吉林好人标兵”“延边好人”等荣誉。姜维峰说,孩子们的成长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奖赏,他希望这些孩子长大之后能像他一样,把平凡善举当成光荣事业,把爱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