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是一片纪录片创作的沃土。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历史底蕴为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和素材。细数盘点,《发现龙潭山》《鸟叔——任建国的故事》《发现长春》《松花江》《过年》《东北抗联》等吉版纪录片闪耀荧屏、获奖无数。这些作品富于艺术价值和人文气息,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故事都蕴含着吉林独特的韵味和内涵,都是展示吉林文化形象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名片。
吉林省广播电视局公众号于每周六晚8点推出“吉版纪录片”栏目,集中推介吉林广电星光璀璨时代的代表剧目,以此致敬经典、激励当下。今天推出第22期——《追寻·吉林红色记忆》。
《追寻·吉林红色记忆》,是吉林广播电视台于2023年出品的系列微纪录片,采用周播短视频形式,单集时长4分钟左右。可在“吉祥新闻”客户端观看。
“三地三摇篮”是吉林省最重要的红色标识,也是吉林近代史的高度凝练。《追寻》选取了中共吉林党史中的多个“点”,像一个个色块,最终组合成近代吉林红色历史的图景。
每集四五分钟,讲一个小故事,定格一个小物件,它们可以是革命伉俪的定情花瓶、锈迹斑驳的战刀、简陋的行军炊具、密营里的缝纫机、老兵的泪水、将军的公告、迟到的家书、泛黄的日记,等等,以小见大,以真动人,揭开鲜活的红色往事,讲述不朽的革命传奇。
碎片化时代,注意力稀缺。怎样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那不如从小入手。近年来,《中国官箴》《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微纪录片陆续走红,用短小的故事讲述历史成为一种新的创作路径。
《追寻》是吉林广播电视台的微纪录片初尝试,短小却不失深意,既继承发扬了传统纪录片叙述优势,又用更具网感的竖屏“纪行”模式,丰富了厚重题材的传播形式。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又很想了解吉林近现代历史,去最近落成的吉林近现代史展览走一走是不错的选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一看这部微纪录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初审:佟焱
复审:郎秋萍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