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曾经深藏林间的“土特产”,如今已经成为撬动我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一棵棵饱含天地精华的人参,通过标准化、精深化、品牌化、融合化的转型路径,不仅自身价值倍增,更成为带动延边一方水土振兴的强劲引擎。
过去种参靠天吃饭,现在政府带着技术、资金和市场闯新路。近年来,我州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出台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投入专项资金,构建起“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体系,短短几年,涌现出众多人参品牌,市场潜力巨大。延吉人孟繁华抓住商机,注册吉林省菩寿堂黑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科研团队,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人参精深加工产品。经过三年时间打磨,该公司以黑参为主要原料研发出“黑参液”产品,极大提高了人参皂苷含量和营养活性,同时将人参养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高质量、高效能的人参品牌。吉林省菩寿堂黑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孟繁华说:“我们在黑参研发过程当中,也是希望让人参出更多的系列产品,创造人参更大的价值,不是以卖原材料为主,而是多研究一些其他的对人体有益的健康产品。”
近年来,我州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既打响“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又培育出华参药业、韩工坊、中华参、润绿、檀君、太阳参业等驰名商标,人参产品多达上百种,涵盖食品、药品、饮品、保健品、化妆品五个领域。目前,我州共有人参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累计鲜参加工能力达2.5万吨,人参精深加工能力凸显。全州累计30家企业140个产品获得“长白山人参”品牌认证,州政府提出,2025年全州人参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60亿元,真正让“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以科技重塑传统,以品牌打开市场,以融合提升价值,我州正以人参产业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泼墨挥毫,书写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特色产业跨越的精彩篇章。(记者:周宏伟 朴永杰)
初审:洪涛
复审:李雪梅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