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以“打造乡村振兴典范”为目标,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十年间,实现了从贫困落后的朝鲜族聚居村到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精彩蝶变。
光东村依托“平岗绿洲”的天然优势,整合全村171公顷水田,深耕水稻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打造“鸭泉””“吗西达”“海兰江御米”等有机大米品牌,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从每公斤6元跃升至15元,光东村也实现了从“一粒米”到“产业链”的升级跨越。
吉林艾利特有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畅说:“这十年来,我们家也是从一个做大米的小小作坊一直成长成了一个比较有规模的企业,不管是从订单方面、从种植规模方面、从销售生产方面,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销量也是从之前的几十万、几百万一直成长到现在两千万的销售额。”
2018年光东村创新推出“共享稻田”项目,通过“线上认购+线下体验”模式,让光东村的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属性,延伸出体验、互动的新价值。截至目前,已累计推介24000份,销售额达2400万元。围绕稻田资源,光东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通过修建观景台、开通稻田小火车、打造稻田画,让游客沉浸式领略田园风光;同时深挖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利用闲置房屋建成45户朝鲜族特色民宿,并推出泡菜腌制、打糕制作、朝鲜族服饰体验等民俗体验活动,形成了“稻田观光+民俗体验+研学教育”的全域旅游格局,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山东游客张冉冉说:“感觉气候比较凉爽,很清新,比我们那感觉要舒服,看见大片的稻田,感觉像回到儿时一样,非常亲切,很有童真的感觉。”
和龙市东城镇党委副书记光东村党支部书记金宪说:“在乡村旅游方面,我们是增加了低空缆车,稻米馆、可视化大棚、暖棚等一些项目,通过增加的这些项目,我们是想把全国中小学研学基地,还有乡村治理的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些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同时也是通过建设这些新的项目,让村民可以就地就业,增加收入。”
十年来,光东村接待游客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旅游收入436万元。得益于产业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突破百万元,较2015年增长10.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4万元,增长3.8倍。除了收入增加外,十年来,村民的生活环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光东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和美乡村”的蝶变。全村投入350万元完成旱厕改造,实现家家有室内卫生间和热水器;投资1600万元实施污水管网改造,新建2座污水处理站,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顽疾。
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村民金钟日说:“这些年,村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不仅铺设了水泥路,还改造了厕所,非常方便,而且还安装了路灯、建设了广场,生活质量更上了一层。”
如今的光东村,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院落清新雅致、人民生活幸福,正努力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记者:金正勇 伞志华 金鑫)
初审:于娜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