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延边,碧空如洗,沃野溢彩,千里锦绣,处处奔涌着蓬勃生机。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发展的热土,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牵挂的地方。
春秋迭易,时日竞驰,让时光有了纵深,让岁月有了层次。2015年7月16日是延边各族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边疆人民的亲切关怀,踏上延边这片热土,走进延边的展馆、农家小院与企业车间。深情的牵挂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延边各族人民的心田;温暖的嘱托似灯塔引航,为延边的发展之路照亮前行的方向。
嘱托,声声入耳;前行,力量倍增。十年来,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将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办成了一大批牵动全局、利在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推动延边振兴发展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书写了振奋人心的精彩答卷。
这是经济腾飞、产业蝶变的十年。我州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只争朝夕谋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扩投资、稳工业、促消费,“十大产业集群”拔节生长,“五新产业”提速推进,一个个产业项目如春笋破土,一批批新兴企业似雄鹰振翅,延边经济实力节节攀升,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成功跻身30个民族自治州第一方阵。延边已经进入积厚成势、加快赶超的新阶段,延边振兴发展展现出更加广阔、更加光明的美好前景。
这是同心筑梦、石榴花开的十年。我州创新实施铸魂赋能、文化浸润等“五大工程”,纵深推进“十大行动”,全面建成“一核八翼”教育实践基地、120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先行校、19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30个旅游促“三交”基地、3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成为日常生活。延边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绘就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壮美画卷,谱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
这是文旅交融、诗意栖居的十年。我州深挖“生态、民俗、边境、红色、冰雪”资源禀赋,加快建设文旅新地标、优化提升景区新形象,精心打造新的网红打卡地,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接连入选“中国美好焕新城市”“最具潜力文旅城市”“全国旅游休闲目的地创新发展典型案例”等,“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游客在这里沉醉于独特的民族风情,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延边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这是绿色崛起、和谐共生的十年。我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如今的延边,天蓝如镜、水清见石、山绿林茂,虎啸山林、豹行原野、鹤舞湿地成为生态向好的崭新名片,“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林业碳汇交易叩开“生态银行”,冰雪“冷”资源激活经济“热”动力,延边的绿水青山书写了“金山银山”的生态传奇。
这是民生为本、幸福满格的十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州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群众的“家事”当作党委政府的“心事”,用心用情办好百姓牵挂的关键事、普遍获益的心头事、温暖人心的身边事,不断成就家家户户的“小愿景”、实现老老少少的“新期盼”,各族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笑容更甜、心里更暖。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我们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终将勇往直前,继续奋斗,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牢记嘱托谱新篇,感恩奋进再出发。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夯实边疆治理物质基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广泛凝聚边疆治理强大合力。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全面提升边疆各族群众生活质感。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支撑,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巩固提升环境质量,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精心绘就美丽边疆绿色生态画卷。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底线,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坚决筑牢边疆安全稳固铜墙铁壁。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实”字托底、“干”字当头,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破浪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延边新篇章!
初审:佟焱
复审:郎秋萍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