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延边,正处于积厚成势、加速突破、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破解发展瓶颈、激活传统产业动能的现实之需,更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跨越赶超的战略之举,是筑牢边疆振兴根基、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展现“延边担当”的必由之路。
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指出,“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决胜全年,必须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并立足延边实际,精准锁定五大主攻方向:新能源产业要建链成群、新材料产业要加速布局、生物医药产业要做优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要集聚发展、医美产业要破题起势。这五大方向,既紧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质,又根植于延边的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彰显前瞻性谋划、全局性考量、战略性布局,将在传统产业因“新”而活的基础上,推进经济结构因“新”而进。我们要坚持“实体经济为基、制造业当家”的导向,在传统产业升级上夯实根基,在特色优势产业上优中做强,在新兴赛道突破上抢占先机,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延边跨越赶超的强劲引擎。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夯实产业根基上下功夫。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跃迁的方向,对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叠加、聚合、倍增效应。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围绕烟草、矿产、纺织服装、木制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让产业基础更稳、韧性更强、活力更足。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锻造产业长板上做文章。延边有长白山的生态馈赠,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丰厚家底”,也是“产业富矿”。要深挖中医药、人参、民族食品等产业潜力,向精深加工、品牌塑造、价值提升要效益,将其打造成为支撑延边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和“特色名片”。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上下功夫。新兴赛道是延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战场,面临着做大增量、调优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洞察趋势中找准方向,在创新驱动中提升实力,在优化生态中夯实基础,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强化项目攻坚,对全会明确的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责任制落实”,确保“招引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要强化主体培育,旗帜鲜明地支持本土企业做强做优,热情拥抱外来战略投资者,尤其要聚焦全会部署的新领域、新赛道,着力引进一批标志性企业和项目。要强化要素保障,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急,在用地、用能、资金、人才等方面创新机制、精准施策,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提供最优土壤。要强化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支持建设一批服务于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
越是在新旧动能转换期,越要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全会精神,拿出新思维、新方法,选好新模式、新产业,奋力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为开辟延边跨越赶超新天地注入澎湃“新”动力。
初审:佟焱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