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州以“十项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队伍建设、阵地打造、制度创新等关键领域,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为边境地区长治久安筑牢安全屏障。
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
7月1日,正值党的生日这一天,在延吉市新兴街道民昌社区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各族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精心描摹“我爱你?中国”金箔手工画,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成为边疆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作为多民族聚居社区,民昌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文化共融、服务共享”治理格局。旅游旺季时,党员志愿者在“暖心驿站”为游客提供服务;每天饭点,“暖心食堂”飘出的香气,吸引着200余位居民前来用餐。这些边疆社区的温馨日常,正是我州把党建阵地建在群众心坎上的缩影。延吉市新兴街道民昌社区党员崔晶红说:“我们可以这么说,每天都有将近150人左右来我们社区活动,特别是为我们老年人创造了很好的方便条件,我觉得在我们社区来讲,我们老年人的生活确实是感到挺知足,挺满足,而且在社区能给我们带来学习,通过学习又给我们老年人带来快乐,从快乐中我们又享受到幸福生活。”延边州鼎凡晨馨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三新”党支部书记姚岚馨说:“作为社区‘三新’党员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深受感触。重温誓词时的热血沸腾,老党员传递的信仰力量,都让我感受到使命担当。未来我将深耕文化艺术领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红色精神,为社区党建注入新的力量。”延吉市新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桂荣说:“新兴街道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全力构建文化共融,服务共享治理格局,未来,我们也会继续探索,让街区各族居民和海内外游客,在延吉新兴和谐美好团结的民族画卷中收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据显示,目前,全州新经济组织党组织达885个、新社会组织党组织307个,组建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规范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换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升整体党建效能。紧扣边疆民族地区特质,全州积极推进“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建设,新增942个民族团结氛围点位,3132个帮扶对子,织密民生服务网络,1439场驻区党建联建活动,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在边境村治理中,我州将党建工作融入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深化警地联创联建模式,以浙江结对帮扶的6个边境村为示范,打造边境村建设样板,提升边境地区党组织凝聚力与发展活力。此外,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行动,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落地见效,我州坚持清单化明责,梳理制定责任、目标、标准清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从定性到定量。各县(市)积极创建特色党建品牌,激发创新活力。
我州以一系列扎实举措筑牢基层根基,推动边疆治理水平稳步进阶。如今的延边,正以党组织的力量,守护国门边境安宁,托举起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记者:刘园园 常雷雷)
初审:洪涛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