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化疗泵的蜂鸣声戛然而止,张女士凝视着输液管里最后一滴药液坠入血管,这场持续五个月的生命拉锯战,在第八个疗程结束的午后暂告一段落。五个月来,那些难以磨灭的画面在她脑海中不断翻涌——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和蔼的面容与忙碌的身影,始终是这段特殊旅程里最温暖的回忆。张松男、朴学哲、李颖、李春瑛、孙秋颖……这些名字串联起她抗癌路上的希望与勇气,他们不仅是医疗者,更是支撑她走过至暗时刻的生命后盾。
最初,对于化疗的恐惧像一块巨石压在张女士心头,让她深陷绝望与恐惧。是肿瘤科副主任张松男的出现,让她重拾治疗信心。他凭借精湛的医术精准定位病情,又用通俗的语言细致分析治疗方案,一句“您的情况有很大希望”,给她吃了颗定心丸。“家门口有这样一位学术渊博的专家,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生命里的坚实靠山。”张女士至今记得那份重新燃起的勇气。
术后的日子里,主治医生朴学哲成了她病房里最熟悉的身影。由于身体原因,张女士的刀口迟迟难以愈合,朴医生每天早晚两次准时蹲在病床边换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伤口终于顺利愈合。张女士曾想表达谢意,却被他婉拒:“阿姨,您恢复得好,比啥都强。”
护理团队的温暖,同样渗透在治疗的每个细节里。护士长李颖不仅以极强的专业能力统筹护理工作,更将患者的需求放在心上。得知张女士买药不便,她第一时间帮忙解决用药问题,那句“阿姨别操心,药我给您带来了”,像春日暖阳般熨帖人心。
副护士长李春瑛则是她的“心灵疗愈师”。刚入院时,张女士常常对着天花板默默流泪,李春瑛总是第一时间来到她身边,温柔地握住她的手。“阿姨,别怕,我妈也得过这个病,手术10年了,现在身体好着呢。”她以亲身经历耐心开导,详细讲解治疗流程和注意事项,还分享了许多患者成功康复的案例。化疗带来的掉发、呕吐让张女士情绪低落时,李春瑛总会抽时间陪她聊天,从家常琐事到抗癌心得,一点点帮她驱散阴霾,那份亲人般的关怀,成了她对抗副作用的“特效药”。
PICC置管(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那天的场景,张女士至今历历在目。护士孙秋颖的操作精准得像一场精密刺绣,针尖刺入皮肤的瞬间,她轻声引导:“一吸气,二屏息……”当导管顺利抵达上腔静脉,她笑着比了个胜利的手势:“您看这导管多乖,就像咱们抗癌的决心,直冲着胜利去。”
五个月的时光,是一场特殊的生命对话。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肿瘤科的医护人员用专业筑牢防线,用关爱温暖人心,为患者编织出对抗癌症的坚实铠甲。这份跨越病痛的医患情谊,便是破解病魔密码的最有力武器。
专家简介
张松男
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擅长肝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HAIC,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腹盆腔动脉灌注化疗,输液港植入术等血管性介入及肝癌,肺癌,甲状腺/乳腺结节的微波消融治疗,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胸腹盆腔深部肿瘤的穿刺活检等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疗保障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女子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委员;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委员;吉林省抗癌协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