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的号召,深化“新医科”改革内涵,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团队于今年暑期推出创新举措——由全春花院长、儿童家庭门诊金贞爱主任医师及内科一(肾病学科、内分泌科)护理单元朱春莲护士长牵头打造的《长者健康叙事》《慧吃慧动慧爱:守护儿童健康密码》《走进糖尿病》三门特色通识课程正式开讲。
特色课程:聚焦生命关怀,解码健康奥秘
三门课程紧扣生命关怀主题,从不同群体健康需求出发,将医学知识与人文理念深度融合。
《长者健康叙事》由全春花负责,在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将叙事医学理念融入长者身心健康管理。课程以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知识普及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长者生命故事,理解疾病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教学中,学生先在社区、养老机构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练习,再开展实战互动,在精准普及健康知识的同时,深化对长者的理解,实现教学相长。
《慧吃慧动慧爱:守护儿童健康密码》由金贞爱负责,以“母婴健康促进”为蓝本,创新性提出“智慧饮食、科学运动、情感关怀”的“三慧”理念。课程融合多学科资源,覆盖全龄段儿童(含围产期管理)肥胖和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治知识普及,基于儿童家庭门诊基层推广项目,采用“实践+理论”模式,提升医学生沟通与服务素养。
《走进糖尿病》由朱春莲负责,聚焦“糖尿病”这一高发慢性病,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临床实际病例,着重培养学生对糖尿病患者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思维和人文关怀能力。
基地揭牌:搭建实践舞台,深化校地融合
7月1日,暑期通识课程启动之际,延边大学医学院、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延边大学妇女儿童健康中心联合于龙井圣水龙山国际康养新城举行“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开启校地协同育人的医学教育新篇章。
延边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崔昊震在致辞中指出,该基地的建立是深化医学教育转型、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迈进的关键举措。基地依托圣水龙山优质的康养资源和真实场景,聚焦“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为医学生提供沉浸式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将专业技能与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仁心仁术”兼备的卓越医疗人才,为区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仁心传承:榜样力量,照亮前路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延边好人”——我院丁大植主任医师,由他分享自己的感人事迹。即便身患重疾,他依然坚守岗位,用专业医术为患者托起生命的希望;他还通过摄影与诗歌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深刻感悟生命的真谛;更令人动容的是,他选择以遗体捐献作为“最后的教材”,让生命的意义得以无限延伸。丁大植的故事,正是对医学人文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名师汇聚:践行人文,传递决心
本次三门暑期课程开设及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凝聚了我院众多致力于医学人文教育与实践的教师力量。教学日历上闪耀着他们的名字:丁大植、郑敏、曹红子、蔡春玉、金美兰、李丽娜、崔雅晶、金红妍、金莲顺、尹凤仙,李丹、高晶、夏冬梅、翟慧、陆君......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延医人”深耕医学人文实践、培养新时代良医的坚定决心。
学子心声:感悟人文,收获成长
课程甫一开启,便引发了学生们的深刻共鸣。在延吉市新兴街道民泰社区举办的《长者健康叙事》课堂上,一位学生分享道:“倾听爷爷奶奶们的故事,我仿佛触摸到了教科书之外真实的医学。疾病不仅仅是生理指标,更是交织着情感、家庭和生命历程的厚重篇章。‘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从未如此鲜活地刻入我心。这让我明白,未来作为医者,我们不仅要掌握技术,更要拥有理解生命、抚慰心灵的能力。”
在优妈堂孕产教育中心开展《新手爸妈教育》,传播从生命早期关注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堂表现优异的同学赠送与渐冻症做坚强斗争的蔡磊先生书籍《相信》,激励大家“相信,相信的力量”,勇于面对当下困难,努力做好自己,圆“医者之梦”。
拓展素养:整合资源,助力成长
本次暑期项目不仅限于医学专业领域,更积极引入医学院、医联体单位专家及校外优质社会资源,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开设了沙盘游戏(探索内心,遇见更好的自己)、大学生礼仪修养等特色教育环节。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沟通能力、塑造职业形象,为未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医疗健康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启航:共筑健康长城
“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基地”的落成与暑期特色通识课程的开班,是延边大学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注脚,更是边疆医学教育绽放人文光芒的重要实践。
未来,“延医人”将步履不停,持续深耕医学人文实践沃土,通过校社联动,让“慧吃慧动慧爱”等健康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社区角落,让医学人文的种子在边疆大地扎根更深、蔓延更广,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倾注智慧、贡献力量。
这个暑季,“延医人”以叙事为笔,书写生命的温度;以实践为舟,承载医者的仁心,向着守护生命健康的远方,扬帆启航!
Weareontheway!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周二、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