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延边州各地迎来丰收旺季。火红辣椒、香甜桃李、饱满树莓、脆爽梨果…… 各类特色农产品扎堆上市,不仅为农户带来沉甸甸的收益,更以产业链延伸、就业岗位拓展、农旅融合创新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延吉市朝阳川镇吉成村的辣椒田,是眼下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缓坡之上,红彤彤的辣椒缀满枝头,采摘工人弯腰穿梭,将新鲜辣椒装袋、搬运,转运车呼啸着驶向村内的祥和蔬菜烘干厂。“今年种了 3 公顷辣椒,保守估计能收13万斤,按行情算能赚15万多!要是天帮忙,每亩收入突破 8000元没问题。”种植户程宝臣一边麻利地摘辣椒,一边算起增收账。
吉成村党支部书记许海燕介绍,几年前村里还只有几户零散种辣椒,如今在合作社的带动下,30多户农户抱团发展,不仅实现规模化种植,还建起烘干厂让鲜椒变干辣椒,解决了储存和运输难题。下一步,村里将对接泡菜厂、餐饮店等,把辣椒的销路再拓宽,让小辣椒真正成为“致富椒”。
安图县亮兵镇的桃李园里,同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新城村、新胜村等四个村的1.6万余棵果树,挂满了紫莹莹的桃李子,远远望去像一串串紫色宝石,果香随风飘散。农户们挎着果篮,穿梭在果树间,手起果落,不一会儿就装满一篮。“以前种玉米大豆,收入不稳定,现在种桃李,每年能收18万斤,还能雇周边村民来分拣包装,大家一起赚钱。”种植户笑着说。
如今,亮兵镇的桃李产业年产值超45万元,不仅擦亮了 “浆果小镇”的招牌,更让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不用外出奔波就能多一份收入。
安图县明月镇裕民村的树莓基地,则用“甜蜜果实”托起村民的增收梦。
初秋的清晨五点,基地里就热闹起来,村民们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枝头红润饱满的树莓摘入筐中。“一天能摘20多筐,能挣150块,从夏天到秋末能忙两个多月,能攒下不少钱!”村民李凤芹的脸上满是笑容。
为了让树莓产业持续发力,裕民村采取村企合作模式,村集体出资 10 万元与安图盛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建基地,公司每年拿出利润给村里分红。“树莓采摘期长,村民隔一天就能来干活,每个月都有收入进账。”村党支部书记蔡文波说,未来还要扩大种植面积,探索深加工,壮大树莓产业发展,让村民更有奔头。
图们市石岘镇上龙城村的果园,更是把丰收变成了 “看得见、尝得到、玩得好” 的民生福利。
走进梨园,漫山梨树绿意盎然,早酥梨、洋梨挂满枝头,果皮鲜亮,咬一口清甜多汁;桃园里,锦绣黄桃色泽诱人,果香扑鼻。“我们这儿光照足、水干净、土肥沃,果子自然长得好!” 村民骄傲地说,村里 4 家果园主打多种梨果,眼下正是采摘旺季。
更值得一提的是,石岘镇依托这些果园发展农旅融合,每到丰收季,游客纷纷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果园不仅是 “致富园”,更成了乡村旅游的 “打卡地”。
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发展,从单一销售到产业链延伸,延边州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这些“小作物”,如今已成为盘活土地资源、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幸福的乡村新图景。
初审:张洋
复审:李雪梅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