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与死神的生死竞速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上演。68岁的金先生突发胸闷、呼吸困难,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治疗后,病情却持续加重。当地医院迅速联系我院心血管外科二安君教授开展远程会诊,初步诊断为“急性肺栓塞”。鉴于病情危急,在当地医护人员全程监护陪同下,金先生被火速转送至我院,途中虽病情加重,但经陪送医护全力施救,成功抵达,完成了这场生死接力的第一轮赛跑。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患者抵达我院后,立即与早已待命的心血管外科二安君PERT团队(肺栓塞抢救团队)汇合。团队成员通过简洁高效的病情交流,结合患者症状及当地医院检查结果,迅速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大面积栓塞,图1-1)。PERT的金香兰教授开通深静脉通路,为明确肺栓塞程度和范围,急诊行影像学(肺部CTA)检查,结果显示双肺主肺动脉以及分支大面积广泛栓塞,属于极高危肺栓塞,死亡率超过90%。
面对这一重症,安君教授带领的PERT团队决定立即通过治疗肺栓塞的“延边方案”(全身抗凝+经肺循环溶栓)进行治疗并常规准备气管插管、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等设备。因患者病情严重,到达医院后3小时15分,患者心率加快、血压波动、下降、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因肺栓塞导致肺血管阻力急剧升高,右心衰竭,左心前负荷减少、左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出现心源性休克,昏迷,瞳孔散大,心率58次/分,血氧饱和度降至60%。金香兰立刻为其急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抗休克、强心+“延边方案”以及对症治疗,经安君带领的PERT团队与重症护理单元护士长王艳菊带领的护理团队紧密合作,6小时后患者奇迹般苏醒,神经系统功能完全恢复,10小时后脱离呼吸机,生命指征变平稳,最终患者完全脱离生命危险。
实施“延边方案”治疗的第3天(图1-2)大部分栓塞被溶消、第8天(图1-3)血栓几近清除,第12天形态学(肺动脉CTA)上完全清除(图1-4),右心室收缩压28mmHg,术后左室射血分数EF值为61%,呼吸困难症状完全消失。经16天治疗,患者步行出院。
出院之际,患者及家属送来锦旗表达对我院医护人员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感谢(图2)。
出院后第5周复查,患者无呼吸困难,心功能正常,EF值为61%,肺动脉CTA示肺动脉全段显影佳,无血栓,结果满意(图3)。
前来复查时再次送来锦旗表达对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的真诚感谢(图4)。
此次面对生命垂危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我院心血管外科二安君PERT团队迅速集结、多学科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多学科团队配合施救,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此次高效救治彰显了医院处理急危重症的综合实力,显示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安君PERT团队(心血管外科二)在治疗肺栓塞领域的水平,体现了诊治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快速转运和规范治疗”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急危重症救治的“延边速度”,为延边地区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安君教授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本例救治的PERT医护人员,正是延医PERT成员多年努力奋斗,筑起了治疗肺栓塞这一危害人类生命的“长城”。
每次面对来势凶险的肺栓塞患者,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PERT成员都能做到立即集合,分工明确,群策群力,争分夺秒,全力救治。
隐匿的“沉默杀手”:肺栓塞为何诊治困难?
肺栓塞是以血栓阻塞肺动脉为主的急症,起病隐匿、症状多样,仅50%肺栓塞患者出现典型的胸痛,极易误诊为心梗、主动脉夹层、脑卒中或肋间神经痛等疾病。据统计,我国肺栓塞误诊率高达70%,约30%患者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安君教授指出:“肺栓塞患者常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且肺栓塞往往病情危重,进展迅猛,留给医生的决策窗口期极短。唯快速相关检查、迅速诊治是抢救肺栓塞的唯一方法。
肺栓塞的治疗方法和关键是什么?
治疗方法上目前有:1.手术取栓(目前非第一选择);2.介入导管吸栓;药物(全身)溶栓;3.两种方法合用。
溶栓治疗的关键是需要平衡出血风险与抢救时效,治疗肺栓塞的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尽早取栓、溶栓以及治疗相应并发症,尤其致命性休克的预防和治疗。
安君教授强调,肺栓塞的治疗应秉承肺栓塞的全病程管理(TotalDiseaseManagement)理念,急性期全力抢救生命,力争彻底清除血栓,防止肺栓塞后并发症,尤其肺栓塞治疗不全导致的呼吸困难以及肺栓塞后肺动脉高压是治疗肺栓塞的关键所在。
治疗肺栓塞的“延边方案”特点?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心血管外科二安君团队多年来潜心研究肺栓塞,尤其急性肺栓塞研究,建立了非手术、非介入的经肺循环溶栓,全身抗凝的“延边方案”,创造了连续39例无死亡,形态学(肺动脉CTA)上的血栓清零,无肺栓塞治疗后呼吸困难以及肺动脉高压。“延边方案”治疗肺栓塞的特点:1.非手术、非介入导管取栓(碎栓、吸栓),故治疗过程中肺动脉内皮不受损,大大减少了肺栓塞复发,疗效不亚于手术、介入取栓方法;2.“延边方案”经肺循环溶栓大大增加了肺动脉血栓处的药物浓度,溶栓效果好,达到形态学(肺动脉CTA)上的血栓清零,而肺动脉内皮未受损,尤其肺动脉内皮源性舒张因子,一氧化氮、超极化因子功能未受损。肺动脉内皮完整是防止肺栓塞复发以及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的保障。“延边方案”治疗肺栓塞的目标就是抢救肺栓塞以及降低肺栓塞导致的致残率。
肺栓塞治疗后并发症(后遗症)是什么?
血栓溶解不完全、血栓机化、肺动脉狭窄和重建,以及由此引起的肺动脉阻力增高和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有关肺栓塞的小知识
肺栓塞症状有哪些?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从无症状到晕厥乃至猝死。(1)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气促,尤以活动后明显,为肺栓塞最多见症状。(2)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3)晕厥,可为肺栓塞的唯一或首发症状。(4)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5)咯血,常为少量咯血,大咯血一般比较少见。(6)不对称的下肢肿胀、疼痛。
急救关键:确诊后1小时内溶栓可大幅降低死亡率。
哪些人易肺栓塞?
(1)活动减少,如长时间久坐(卧)、长时间旅行、手术后长期卧床等。(2)高龄、肥胖。(3)肿瘤、肿瘤化疗、近期手术。(4)大手术,特别是骨折或关节置换术。(5)中风。(6)急性感染,如败血症、重症肺炎等。(7)心脏或呼吸衰竭。(8)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9)肾病综合征。(10)妊娠,妊娠的后3个月和产褥期。(11)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替代治疗。(12)静脉曲张。
如何预防肺栓塞?
避免久坐久卧,长途旅行时多活动下肢;高危人群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或弹力袜。肺栓塞不是‘防不胜防’,提高公众认知和及时就医意识,能挽救更多生命。
“栓”不住,动起来。肺栓塞虽然凶险,但是可防可治。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别给肺栓塞可乘之机!
专家介绍
安君
心血管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硕士/博士生导师
1992—1996年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心血管外科(国费留学生)医学博士
1996—199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胸外科)博士后
1997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2008年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遴选为心脏外科博士生导师
2000—2002年日本国立循环器中心成人心脏外科临床Fellow(STAFellow)
2004-2005德国心脏中心心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Fellow(DAADFallow)
科研、获奖经历
先后以第一人承担省部级课题7项、国际合作(中德、中日)课题各1项、以第二人承担国家7.5攻关以及3项国自然基金课题。先后以第一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以第二人获得科技进步2等奖2项,以第一人获得沈阳市科技进步2等奖1项。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刊物以上以及SCI论文100篇(截至2025年2月)。
学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冠心病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腔镜学术委员会委员
日本胸外科学会会员
日本心血管外科学会会员
国际血管外科(联盟)学会会员
担任3届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审委员
2014-至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委员
近年成绩
(1)2018年安君团队恢复独立开展延边地区常规体外循环下先心病、成人心脏病的手术、心脏病合并房颤的射频手术(迷宫手术)以及重度心脏病术后ECMO辅助成功等高难度手术;独立开展了StanfordA型夹层的Sun式手术,B型主动脉夹层/瘤的介入治疗(杂交、去分支、体外开窗等技术),包括右位心胸腹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周围末梢动静脉疾病治疗,包括股动脉一股动脉人造血管分流术等。是目前延边地区唯一独立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常规以及介入手术的科室。
(2)2019年安君团队组建了肺栓塞反应团队(PERT),开通救治快速通道。建立了“肺循环溶栓/全身抗凝”无介入干预、保留肺动脉内皮功能的“延边方案”。连续抢救成功38例无死亡,全例达到形态学上(CTA)血栓完全清除,肺功能完全康复,无肺栓塞后综合征发生。
(3)2020年经多年潜心研究,建立了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延边术式”。完成延边医院单中心,同一术者(安君)连续150例下肢静脉曲张(截至2025年2月)实施延边术式”全例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3年全例无复发。该“延边术式”的特点为无切口、无痛、术后4小时即下床活动、双下肢同期手术。已于2024年8月开设日间手术。
(4)2024年2月利用无裸胸主动脉支架分期治疗罕见病—蓬松主动脉综合征(ShaggyAortaSyndrome),查询PubMed至2025年3月尚未查到有关利用无裸支架分期治疗的报道。发表4篇(2025年SCI2篇,中华核心1篇,北大核心1篇)相关论文。
(5)2024年建立下肢静脉血栓治疗的“延边方案”,疗程短,达到形态学(DSA造影)清零,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低。
出诊科室:心血管外科二
出诊时间:每周一、二全天;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三楼西侧328室
门诊电话:0433-2660060
【推荐阅读】请点击标题查看文章:
来源:宣传统战部
排版:孙晓铭
初审:于倩倩
复审:千美花
终审:李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