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延边再获全国奖项!登榜繁荣旅游消费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2025-10-17 17:14 延边晨报

10月15日至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沈阳举办。来自全国文旅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本次年会通过研讨交流、年度发布、推介洽谈等环节,总结“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经验和亮点,展望“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机遇、新挑战,为产业融合、行业交流、企业合作搭建平台、拓展空间,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会上发布了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评选结果,由延边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报送的《吉林延边:充分发挥民族风情优势多维创新激发消费活力》上榜繁荣旅游消费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所 激活文旅消费新空间

近年来,延边州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创新实践为抓手,深度挖掘旅游消费内在潜力,为繁荣旅游消费提供了“延边模式”。

顺应文旅消费新趋势,着力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所。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以“延吉公主”为主题,打造“白+黑”的全天候沉浸式消费场域。延吉网红弹幕墙以“一墙之力”,撑起城市夜间经济半边天。延吉恐龙王国、珲春渤海古镇等一大批新建文旅项目,通过多元业态混搭与沉浸式体验场景设计,成为吸引游客“逛吃购娱”的文化体验地和消费打卡地。今年上半年,全州夜间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5%,成为现象级文旅消费集聚区。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拓展文旅消费新供给

深度挖掘美食“IP”,每年举办帝王蟹节、辣白菜文化节、咖啡节等与美食相关的特色活动,开发预制菜、特色调料包等旅游商品,将美食体验转化为可带走的消费。深耕咖啡市场,不产一粒咖啡豆的“县咖之王”延吉市,每万人咖啡店的拥有量是上海的近4倍。以帝王蟹为代表的珲春跨境电商,贸易额从2018年的43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66.5亿元。“民俗体验”产品化,开发泡菜制作、伽倻琴学习、农乐舞体验等互动项目,形成“非遗+旅游”消费链,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参与、可付费的消费产品。

推出精准消费补贴政策 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

启动“文旅金融服务示范街”,打造集金融服务、文旅展示、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举办“金秋嘉年华钜惠在延边”金秋消费活动,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共享”模式,为消费者构建“好吃、好玩、好逛”的全新消费场景。探索实施“票根经济”,实现小票根撬动大消费。打造“老字号+”特色消费场景,推出满减优惠、折扣套餐等让利举措。实施“引客入延”行动,启动“入延有礼”促消费计划。今年避暑季,文旅消费券直接带动交易额超亿元,杠杆效应达1:5。

优化消费环境与设施 提升文旅消费满意度

开展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多语种服务培训,增设中俄朝三语标识系统,开展主流外卡受理商户扩容提质行动。截至今年5月末,共有可受理外卡支付重点商户1292户,同比增长105%;为境外来延人员开户9734个,同比增长23.81%。1—5月份,累计提供外币兑换及取现服务2.4万笔,成交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6%、13.28%。

深化区域联动与营销 扩大文旅消费辐射圈

加快实施“大长白山区域打造计划”,共同培育避暑冰雪、G331边境自驾、生态研学等新业态,旅游跨区域联动效应凸显。开展“跨境直播带货”,推广辣白菜、米酒等特色商品,线上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通过系统化创新实践,全州旅游消费实现了流量与质量“双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州共接待游客3370.72万人次,同比增长48.16%;实现旅游收入402.52亿元,同比增长48.23%。

延伸阅读

去年,在第十一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延边州上榜旅游休闲目的地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在本届年会上,延边州再次上榜。这些荣誉是对延边州近年来积极探索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权威肯定。延边州凭借独特的边境风光与朝鲜族文化底蕴,成功打造了跨(边)境旅游、民俗体验、冰雪经济等融合业态,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延边州以“文旅+消费”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可资借鉴的标杆,为同类地区提供了通过文旅融合驱动消费升级、促进产业转型的现实路径。这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通过文旅繁荣增进了民族团结,展现了边疆稳定开放的新形象。

初审:靳煜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