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延边: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2025-08-15 19:03 延边广电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

蓝天为幕、碧水为卷、青山作笔。我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如今,苍翠山林已化作强劲发展动能,清澈河水正滋养着百姓的幸福生活,一幅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动人画卷在延边大地徐徐展开。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是从2012年始建,于2022年升级改造,重点打造了9栋百年老宅,建成朝鲜族活态博物馆,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沉浸其中。2022年8月开园至今,民俗园累计接待游客864万人次,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民俗园是延吉市以绿色为底托起帽儿山文旅矩阵的重要引擎。海拔517米的帽儿山因形似朝鲜族传统笠帽而得名,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荒山,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展义务植树绿化行动以来,已覆盖松涛林海1100公顷,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均引客100万人次左右。恐龙博物馆、恐龙王国主题乐园等科普研学、旅游项目兴起,加上海兰明珠塔成为新晋旅游热门打卡地,以帽儿山为支点,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有力带动了延吉旅游发展。2022年至2024年,延吉市接待游客25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5.7亿元。延边州生态环境局延吉市分局副局长宋红兰说:“帽儿山近几年走的生态游的路子,就表明生态保护不是把林子圈起来当摆设,是要在‘靠山吃山’上吃出来绿色金饭碗。要守护绿水青山,也要实现生态资源价值。”

为了守护绿水青山,多年来,我州聚焦群众关切,精准打出治污“组合拳”: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实现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全覆盖,推动秸秆禁烧依法科学管控,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已连续五年位居全省榜首,2024年更是达到99.2%;强化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水统筹”,持续巩固“清河行动”成果,坚决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24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5.8%,创“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37个乡镇水源地全部划定保护区,清澈的江河成为滋养民生的“生态脉络”。作为全省唯一地区获批全国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我州成功入选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我州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通过实施天然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完善生物多样性检测体系,让“虎啸山林”“豹行原野”的景象从传说变回现实。目前,我州森林覆盖率高达80.99%,活立木总蓄积量达4.76亿立方米,林地面积占全省40%,8个县市全部建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珲春、敦化更获评国家级示范区,生态屏障愈发坚固。

在绿水青山间,“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持续拓宽。我州通过“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构建起“蓄水于山”“藏粮于林”“固碳于木”的多元生态经济体系。2024年,林下种植养殖、森林康养等产业产值突破382.87亿元,同比增长23.62%,越来越多的村民靠着守护绿色资源实现增收致富。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底线,我州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让生态之美成为最动人的风景,让绿色福祉惠及每一位百姓,为“美丽吉林”建设持续贡献延边力量。(记者:金正勇 周宏伟 延吉台)

初审:洪涛

复审:李雪梅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