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俄朝三国交界的珲春市,基层立法联系点正以民主立法的生动实践,守护边境线上的法治初心,让法治阳光照亮边城每一处角落,助力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民主立法的生动实践成为边境线上独特的法治风景。
在珲春,社区工作人员的另一重身份是“基层立法信息员”。他们穿梭于辖区民营企业、商户之间,和店主唠家常,这看似日常普通的交流,实则是基层立法信息收集的重要一环。这些来自群众的声音,经整理上报后,化作立法的“民意参考”,“基层立法信息员”也成为连接群众与立法的坚实“桥梁”。
自2022年珲春市人大常委会成为吉林省首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起,这样深入基层、收集民意的场景已成为常态。社区信息员深入基层,带回的不只是意见,更是百姓对法制建设的热切期待。今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对7部法律草案公开征集建议,收获326条有效反馈,诸多民意转化为立法考量,助力交通、民营企业等民生领域法规不断完善。珲春市河南街道矿泉社区党委书记王淑霞说:“我们充分发挥人大立法联络站的作用,广泛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反映民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立法意见征集、普法宣传和人民调解方式,让法律深入民心,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构建起完善体系,设有30个立法联络站、20个信息采集站、40个意见征询站和15个意见咨询单位,组建了180名联络员、信息员、咨询员队伍,打造“1+3+1”立法联系网络体系。抽调法律专业骨干成立联系点办公室工作专班,依托珲春市依法治市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在派出所、司法所、边防检查站设立信息采集站,于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站设立法联络站,在部门及驻珲企业设立法意见咨询站,还组建联络员队伍与专家咨询团队,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提升立法意见建议的广泛性和专业性。从“百姓家常话”变成“法言法语”,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构建“立法直通阵地”、打造“民主闭环”、激活“法制基因”,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鲜活的珲春样本。珲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负责人代述君说:“下一步,我们联系点要把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等工作与普法宣传结合起来,广泛吸收引导基层人民群众参加讨论,把征求意见的过程变成宣传普及法律的过程,营造尊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记者:周宏伟 朴永杰)
初审:洪涛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