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延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心浇灌团结进步“幸福花”
2025-10-01 18:55 延边广电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州旗帜鲜明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全面实施以铸魂赋能为引领、以文化浸润为根本、以兴边富民为支撑、以互嵌交融为基础,以稳边固边为保障的“五大工程”,加快推进“十大行动”,共同书写延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水平答卷。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品德培育的奠基阶段,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蒙期和孕育期。走进龙井市第三幼儿园,随处可见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化墙丰富多彩,以环境浸润营造文化氛围,打造了包含五十六个民族、四大发明等元素的文化长廊,让环境与孩子形成有效互动;在班级设“语言角”,让幼儿日常浸润在中华文化与国家通用语言环境中;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热情,借助故事讲述、角色扮演、数字化工具,让幼儿在玩、学中掌握通用语言,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幼儿家长韩美兰说:“我认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特别有意义的,让孩子们共同努力去完成一项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能让不同民族的孩子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教他们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他们爱与包容。作为家长对幼儿园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满意和认可的。

龙井市第三幼儿园园长王欣说:”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到每一个角落,让普通话成为凝聚民心、汇聚力量的号角,激励着我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贡献教育力量。“

我州作为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也是多民族交错杂居、深度互嵌地区,长期以来,我州坚持从日常环节入手,深入实施互嵌交融工程,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在全州建设19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让一个个“温馨小家”串联成街区“幸福大家庭”,催开了火红的“石榴花”。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现有居民3018户、7897人,涵盖汉族、朝鲜族、回族、满族、藏族、瑶族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比62%。社区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称号,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等各级荣誉200余项。

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淑清说:”一如既往地将各族群众紧紧地团结在我们社区党组织核心周边,带领着各族群众踔厉奋发,为创造更加美好、幸福、快乐的幸福社区而努力奋斗。“

进入新时代以来,作为“模范自治州”,我州以“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和“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为主要内容,在全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精心打造30个旅游促“三交”示范基地和3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建设112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先行校。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童语同音”计划和“小手拉大手”活动,以语言相通实现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深入实施文化浸润工程,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坚持以兴边富民为支撑,着力推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大力实施六大民生行动,落实50项民生任务,城市更新、教育医疗资源下沉等举措,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用“稳稳的幸福”筑牢团结根基。如今,延边大地处处洋溢着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景象。(记者:李政贤  何平  刘园园  常雷雷)

 

初审:佟焱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