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敦化:书写精神文明建设“幸福答卷”
2025-10-03 19:21 延边广电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精神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百姓幸福的底色。近年来,敦化市始终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放在重要位置,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社区服务的每一件小事、乡村治理的每一个细节里。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从丰富文化活动到优化生活环境,从深化志愿服务到涵养淳朴民风,让文明之风吹遍城乡每个角落。不仅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格局,更绘就出“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幸福图景。

走进敦化市渤海街道红旗社区,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文明氛围扑面而来,春歌合唱团正排练新曲,唱出了美妙悠扬的旋律;老年模特队员们在活动室里展现风采,羽毛球馆里闲暇的群众正在挥拍对打,汗水与笑声齐飞……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空间,编织出社区独特的文明生活图景,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拥抱多彩生活。除了丰富的文化生活,红旗社区更把文明创建落在民生实事上,围绕“软环境”和“硬服务”两个方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社工服务”,让居民办事少跑腿。同时针对不同年龄百姓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及时响应居民需求。今年以来,社区已开展各类文明活动20余场,服务居民1500余人,帮办民生实事35件,每一件小事,都让居民多一分幸福感。

敦化市渤海街道红旗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马金红说:“通过完善我们小区的居民公约、设立善行义举榜、评选文明家庭、民族团结之星、好邻居等方式,选树榜样,激发居民向善向上的内生动力,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让“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敦化市渤海街道红旗社区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今年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该荣誉。文明的种子不仅在城市生根,更在乡村发芽。作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之一的敦化市大桥乡西大桥村,正用“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的方式,让普通乡村变了模样。走进村里,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平整洁净,道路两侧栽种着色彩饱满的绿植花卉,垃圾处理日产日清,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一派宜居宜业的祥和景象。

敦化市大桥乡西大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徐艳萍说:”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写进我们村里的发展规划,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小组,通过党员包片,村民代表联户,让党员干部带头把我们的移风易俗、婚事简办都纳入我们的村规民约,我们这个环境卫生是我们村干部都是网格化管理,平时就利用农闲的时间开展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老百姓幸福指数也是很高的。“

环境美了,乡风更要淳朴,西大桥村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帮扶、宣讲等活动,“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更让崇德向善成了村民的自觉。现在的西大桥村不仅房子新、道路宽,更透着一股“邻里和睦、家风好”的精气神。

敦化市大桥乡西大桥村村民郭亚波说:”红白喜事现在也简办了,党员和村民代表也宣传,村里的卫生都挺好,定期也组织一些舞蹈、健身、文艺活动,大家生活在这里感到挺幸福的。“

从社区到乡村,敦化市的文明建设还在延伸。渤海湖公园从“死水潭”变身生态乐园,带动夜经济;红石乡中成村融合朝鲜族文化与生态保护,成了“网红村”。每一处变化都在诠释着“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今年5月,中国文明网公布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敦化市再次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是继2017年首次获得该荣誉后第三次折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截至目前,敦化市已经取得包括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荣誉在内的11个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级荣誉。无论是社区里的欢声笑语,还是乡村中的整洁宜居,敦化市正用一件件实事、一个个行动,让精神文明扎根在城乡大地。未来,这座城市还将继续以文明为笔,书写更多百姓满意的幸福篇章。(记者:金正勇 洪小晗 金鑫)

初审:靳煜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