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遇上国庆,延边大地的热闹氛围正从街头巷尾的美食香气与咖啡馆的醇厚芬芳中弥漫开来。从炭火滋滋的延边烧烤到酸甜冰爽的荞麦冷面,从匠心传承的“延边味道”到全国“县咖之王”的焕新迭代,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味觉与文化在这里碰撞。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正在我州开启“味蕾游”,在舌尖的盛宴与杯盏的温情中,体验着边疆儿女的幸福生活,感受着新时代脉动下延边的美好图景。
华灯初上,延吉市公园路的一家串店里座无虚席。‘现切现串、炭火慢烤’是“延边烧烤”的最大讲究,调料里的紫苏、辣椒面均是本地现磨,吃的就是这口实在。如今,声名远播的延边烧烤逐渐发展成规模化产业,全州门店超3000家,带动就业近8万人。
如果说烧烤是延边的“烟火魂”,那冷面就是延边的“清凉骨”。在延吉市服务大楼冷面店,食客排队,只为一碗现压的荞麦冷面。荞麦劲道爽滑,汤底数小时熬制,逼出延边黄牛肉的鲜。
延边地处长白山腹地,物华天宝。延边的美食,从来不是“单一作战”,而是“组团圈粉”:辣白菜是“无菜能及”的存在——无论是配米饭、拌冷面,还是炒年糕,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还有打糕的“软糯暴击”,糯米在木槽里被捶得“软软糯糯”,裹上黄豆粉,咬一口“黏牙又香甜”;米肠的“鲜到跺脚”,猪血混着糯米和野苏子,蒸透后切片蘸蒜酱,荤香里带着一丝清爽……除此之外,石锅拌饭的锅巴焦香、参鸡汤的温润滋补、江米鸡的糯香四溢、酱汤的醇厚地道,还有明太鱼的多样烹制、紫菜卷的清新爽口、炸鸡的酥脆多汁、米糕的软糯香甜,都让食客们在延边的美食地图上流连忘返。
延边的美食精髓,不仅存于餐厅,更流淌在市井烟火中。水上市场的清晨,米糕、米酒、辣鱼片,水豆腐、酱汤、牛肉汤饭的“味蕾交响”唤醒城市;西市场里,人参、松茸与干明太鱼的海洋气息交织。这些市场不仅是食材集散地,更是民俗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游客在此通过味觉直抵延边生活的内核。
如今,延边味道早已跨越山海,通过跨境电商摆上日常家庭的餐桌,延边黄牛、松茸成为高端餐饮的标杆,石锅拌饭的吃法被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模仿。在“美食无国界”的时代,深海帝王蟹在珲春市的海鲜市场,被游客争相购买,现场加工,鲜美的滋味让人赞不绝口。这些“延边味道”正以最质朴的方式让世界通过舌尖读懂中国边疆的独特魅力。
延边不仅是‘吃货的天堂’,延边的咖啡,走的是“接地气”的“跨界风”,不光玩“小资情调”,还做“美食伴侣”。在龙井市三合口岸的古树咖啡驿站,游客们赏古树、品咖啡,还能体验跨境旅游;在和龙市东城镇,“稻田咖啡馆”里,游客们边喝咖啡边看稻田画,感受着“向往的生活”。
在延边,咖啡馆不仅是喝咖啡的地方,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2025年5月,2025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选拔赛吉林延边分赛区比赛在延吉开赛,彰显了延边咖啡新锐崛起的实力。据统计,延边州现有咖啡馆超千家,每万人拥有咖啡馆数量达3.2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咖啡文化的兴起,也带动了延边咖啡产业的发展。近几年,咖啡文化节、咖啡潮流嘉年华相继出现,咖啡品鉴、咖啡拉花比赛、咖啡文创研发等内容,让延边民俗文化在融汇交流中不断发展。
烧烤飘着香气,咖啡馆舒适惬意。现在的延边,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好玩的,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延边的故事,也正是祖国大地繁荣发展的缩影;延边的未来,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记者:何平、朴永杰)
初审:鹏飞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