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记者在图们市凉水镇灵芝产业园区采访时了解到,该镇在榛蘑人工种植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已成功培育出20棚“当年种植当年出菇”的人工种植榛蘑,并将其命名为“长白首蕈”,为促进边境村屯产业发展、带动边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棚外秋风萧瑟,棚内湿热如春。霜降时节,走进凉水镇灵芝产业园区,肥嫩的“长白首蕈”破土而出,菌香四溢。“过去有不少人研究榛蘑人工栽培技术,产出率低,更谈不上有经济效益。我们从菌种培育开始,通过与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农科院以及延边州特产中心的专家讨论合作,历时十余年,成功培育出当年种植当年出的榛蘑,实现‘长白山榛蘑成功驯养第一棚’。”吉林省鼎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栋告诉记者,他们培育的榛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从技术上可以控制采摘时间,除草、防虫等措施实施到位,晒干后的榛蘑,有一股清香味。
据悉,凉水镇灵芝产业园区共建设榛蘑人工种植棚20个,目前全部进入稳定采收阶段,预计单棚产量稳定在500公斤至700公斤,可实现“当年投入、当年见效”。
“长白首蕈”作为长白山榛蘑驯养第一棚的成功实践,不仅丰富了图们本地特色农产品种类,也成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据介绍,接下来图们市凉水镇将加强人工榛蘑种植的技术总结与推广,强化政策扶持与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农业科技项目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同时,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榛蘑产业与乡村旅游、健康食品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为促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实现兴边富民注入产业动力。
初审:佟焱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