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丰收进行时丨一本“增产账” 托起丰收底气
2025-10-15 13:34 中国吉林网

金秋十月,吉林黑土地上,玉米挺拔,稻谷飘香,铺开一幅丰收的金色画卷。

在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供应省份。如今,这片土地正用实实在在的增产数据,书写着新一年的粮食安全答卷。

在这片黑土地上,从科研人员到种粮大户,人人心中都有一本越来越精细的“增产账”。

王贵满的“吨良田”目标

“看这玉米,籽粒多饱满!”

摄影 李坤

 

在梨树县百万亩绿色玉米基地,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王贵满俯身拨开黑土,细密的根系纵横交织。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今年玉米平均保苗密度比去年提高了5%以上,穗粒数也有所增加。只要后期不出现早霜,预计单产还能再往上走。”

今年,梨树县粮食生产形势普遍向好,玉米收割已陆续展开。据王贵满介绍,梨树县玉米整体长势喜人,十余块高产田正向“吨粮田”目标稳步迈进。

谈到单产提升背后的原因,王贵满将其归纳为“天帮忙、人努力、技术集成、规模经营”。

摄影 李坤

 

“从省委省政府到县乡村,各级党委政府都把粮食单产提升作为重中之重。”王贵满道出了丰收的密码。在“千亿斤粮”目标引领下,吉林构建起系统的单产提升体系,让科技成为稳产增产的最强底气。

“今年天气条件总体有利,雨水调和,为丰收打下了基础。但更关键的是技术集成应用发挥了作用。”王贵满特别指出,“水肥一体化技术让增产20%成为可能,规模化经营为技术推广创造了条件。”

“预计今年全县因单产提升带来的增产10%。”他分析道。

让每寸土地释放潜能

敦化市的大豆田里,收割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籽粒饱满,品质提升,收割已完成大半。”合作社负责人话语中难掩喜悦。

今年,敦化市大豆播种面积达96.53万亩,预计总产16.12万吨,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

“这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单产的跃升。”敦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忠表示,在有利的气候条件基础上,通过压实种植任务、落实补贴政策等举措,有效激发了农户积极性,让每一寸土地都释放出最大潜能。

 

新农人点亮黑土地未来

在乾安县赞字乡景字村,3110亩集中连片的玉米田构成了该县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示范区。

中国吉林网资料图

 

这里,一部手机即可轻松掌控千亩良田,通过“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水肥和全程标准化管理”的“三精一标准”模式,“吨粮田”正从愿景走向现实。

“种植者从传统稀植转向密植,管理更加精细。”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MAP东北大区技术经理苑书恒观察到,新型经营主体正成为单产提升的主力军。他们采用先进播种机械,积极践行黑土地保护,不断优化全程管理水平,让技术创新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此外,全省范围内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也为粮食增产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100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该技术应用,其普及速度之快,极大提高了全省粮食产能。”苑书恒分析。

丰收在望启新程

图片来源于松原市委网信办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明确将重点做好“管好田、防好灾、收好粮”三方面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从科技赋能到精细管理,从智慧农业到政策保障,吉林正走出一条以单产提升为导向的粮食生产新路径。

在这片黑土地上,每一分智慧投入都在丰收账本上留下清晰印记,共同托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吉林担当。

 

初审:靳煜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