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延吉市民昌社区:党建为引领 构建志愿服务新格局
2025-10-17 14:56 延吉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吉林省延吉市新兴街道民昌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从“零星分散”迈向“系统规范”,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昌特色的志愿服务发展之路。2025年2月,民昌社区成功入选全国“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

构建“三大体系”,筑牢志愿服务制度根基

社区从组织、运行、保障三个维度搭建体系。建立“社区党委—志愿服务总站—专业服务队”三级组织架构,通过“网格微家+执委工作室”模式,实现志愿服务阵地全覆盖。运行机制上,创新“需求征集—项目设计—招募培训—服务实施—评估反馈”五步工作法,完成志愿者注册、活动发布、服务计时、积分管理闭环操作。保障措施方面,制定《社区志愿者管理办法》等制度,设立专项经费,打造“道德银行”积分模式,创新“公益+商业”积分兑换机制,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

打造“四大平台”,拓宽志愿服务实践路径

社区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让志愿服务落地见效。“匠人工坊”依托全州首家“匠人工作室”,开发六大类40款文创产品,培育“妈妈工匠”团队,实现人均月增收1200元;“创享空间”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创业支持,吸引25名创业者入驻,开展50余次创业培训;打造“文旅驿站”特色服务平台,在水上市场设立“青年助游亭”,服务游客10余万人次;打造“暖心食堂”民生服务平台,创新“市场运营+公益补贴”模式,日均服务老人及新就业群体100人次,累计受益超过5.2万人次。组建“红雁帮帮队”提供精细化服务160余次,实现居民“微心愿”58个。

创新“五化模式”,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准

为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社区探索“五化”发展路径。项目化运作让服务有目标,将志愿服务活动转化为具体项目;专业化支撑实现从“热情服务”向“专业服务”转变,依托红雁社工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培育86名专业志愿者骨干;精准化对接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机制,年均办理4200余件民生事项;社会化参与方面,借助“道德银行”积分兑换机制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的氛围;品牌化打造成效显著,“红雁助游”“吉社伙伴后顾无忧”获评省州级优秀项目。

截至目前,民昌社区志愿者人数达1518人,年均开展志愿服务320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居民满意度从82%提升至95%以上。

初审:靳煜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