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消化道支架:解除梗阻的“生命通道”
2025-08-28 19:27 延边广电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消化道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重症,尤其是老年人或肿瘤患者中更为多见。一旦发生梗阻,患者往往无法进食、排便,伴随剧烈腹痛、腹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许多无法立即手术或高龄、体弱的患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消化道支架?

消化道支架是一种由医用级金属(如镍钛合金)编织而成的微创医疗器械,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自膨性能。它就像一个"微型隧道",被放置在食管、胃、肠道等被肿瘤或瘢痕堵塞的部位,帮助撑开狭窄的通道,恢复食物或消化液的正常通过。

 

 

哪些情况需要放置消化道支架?

1.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等导致的消化道狭窄或完全堵塞。

2.无法手术的高龄或重症患者:对于身体条件差、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支架植入是一种快速、安全的姑息治疗手段。

3.术前桥接治疗:部分患者可通过支架暂时缓解梗阻,改善营养状况,为后续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

近年来,针对结肠癌(尤其是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可采用"先行支架置入解除梗阻,再一期完成肿瘤切除与肠吻合"的治疗方案,此举可有效避免传统手术中造瘘及二期手术的需求。

 

 

支架置入是怎么做的?

支架置入通常在内镜(胃镜或肠镜)或X线引导下完成,属于微创操作:

1.医生通过内镜找到狭窄或堵塞的部位;

2.在影像引导下,将压缩的支架精准送至病变位置;

3.释放支架,它会自动膨胀,撑开狭窄段,恢复通畅。

整个过程一般只需30-60分钟,创伤小、恢复快,多数患者术后1-2天即可逐步进食。

支架置入的优势?

1.迅速缓解梗阻,恢复进食:能即刻扩张狭窄部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2.微创安全,减少手术风险:尤其适用于高龄、体质虚弱、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

3.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可暂时解除梗阻,避免急诊造瘘,为规范化治疗创造条件。

4.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痛苦:解决吞咽困难、腹胀、腹痛等问题,减少肠造瘘需求。

5.可回收或永久置入,灵活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术后护理和随访同样关键

成功的支架置入只是第一步,术后的精细化护理和定期随访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包括:

·饮食指导:从温凉水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

·活动管理:术后需适当休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症状监测: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腹痛、出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定期复查:确保支架功能正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建议。

 

专家简介

 

 

李成浩

消化内科、内镜诊疗室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擅长内镜下的诊疗,可独立完成ERCP、ESD、EUS及各种诊断和治疗,并开展了“消化系统超声内镜检查术””超声内镜辅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顺铂缓释粒子植入治疗放化疗失败晚期食管癌”“消化道ESD治疗术”等新技术、新项目。

兼任延边州医学会消化病及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消化内镜医疗质量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委员,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道早癌委员,中国中西医肠病联盟委员,中华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联合诊治联盟委员等。

 

 

韩红梅

内镜诊疗室副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急重症、疑难病的诊疗。熟练胃肠镜及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止血术包括内镜下钛夹闭止血术、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组织胶栓塞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内镜下毛细血管扩张氩气湖治疗术等;用EMR或ESD方法切除消化道肿瘤;消化道支架置入术解除消化道梗阻;用超声内镜检查评估黏膜下肿瘤性质;用超声内镜及穿刺技术(EUS-FNA或FNB)明确消化道周围肿瘤性质等。

兼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委员会候任委员,中华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联合诊治联盟吉林省分盟委员,延边州医学会消化病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临床肝胆病杂志》核心期刊审稿专家。

消化内科个案管理师

 

 

刘博

 

 

刘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