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之窗。它很大,可以让我们看到大千世界,它又很小,为它手术好似微雕,全程要在显微镜下完成,这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眼科,有一位擅长在方寸之间作业的“微雕艺术家”,从事眼科医疗、教研工作20余年,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为众多患者带去了光明与希望。他就是眼科主任崔仁哲。
对于眼科医生来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非常重要。为提高医疗技术,崔仁哲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不断钻研眼科医学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并将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
崔仁哲带领科室医疗团队深耕眼底治疗领域,专注于提升眼底疾病患者的视觉质量,在全州率先开展新技术——内界膜剥除联合生物羊膜填塞治疗黄斑裂孔,成功帮助多名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守住光明。
今年年初,66岁的李女士因左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到眼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左眼有直径达617μm的黄斑裂孔,伴双眼白内障,左眼视力极其微弱。对此,崔仁哲治疗小组迅速召开会议,确定治疗方案。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崔仁哲为患者实施了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抽吸术、白内障摘除伴人工晶体一期置入术、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黄斑前膜剥除术以及羊膜填塞术的联合治疗。术后,经过一个月的恢复,患者的黄斑区结构趋于正常生理状态,视力显著提升,往昔模糊的景象逐渐清晰起来,生活也重新有了盼头。崔仁哲表示,该技术的开展,为延边地区眼科医疗的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将帮助更多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重拾清晰“视”界。
崔仁哲说,眼科手术大多是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尤其是对高龄人群的眼科手术。他曾经接诊过一位百岁老人。老人患有白内障,子女担心他会因看不清而摔倒受伤,于是带着他到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对于百岁老人来说,手术风险不言而喻。接诊后,崔仁哲仔细为老人检查身体,进行手术风险及预后评估,最终决定采用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先进的方法——表面麻醉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人工晶体置换术”,为老人进行手术。
“老人在手术室里一共待了半个小时,手术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术后,老人的视力得到显著改善,右眼视力由术前的0.2提高到0.6,全家人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崔仁哲说,这次手术,时间虽然短,但难度系数非常高。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晶体自然老化的致盲性眼病,目前尚无疗效很好的药物,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前眼科曾成功治疗多位90岁以上的白内障患者,但为百岁老人手术还是第一例。此次手术的成功,再次验证了年龄不再是白内障手术的障碍,关键在于细致的术前评估和专业的手术操作。
崔仁哲说,做医生就要下“精雕细琢”的功夫,学无止境,只有不断精进专业技术,才能造福更多患者。近年来,他多次到国内外交流学习,将学习成果凝结成多篇论文;主导吉林省教育厅、科技厅科研基金项目2项,在科研和临床领域不断探索。他带领团队在我州率先开展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在全省率先应用anti-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技术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病变,还擅长白内障疑难手术和眼后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疾病、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杂眼外伤等疾病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崔仁哲表示,会继续坚定地走在帮助患者守护光明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