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七月,燃情延边!我州爱国主义教育场馆纷纷迎来参观热潮,党员干部,市民群众,学生团体以及各地游客在这里感受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重磅推出“吴禄贞守土保国主题展”,布展面积283平方米,创新融合文物展陈、历史教育与数字体验,共展出珍贵文物、文献、影像资料等82件(套)。展览匠心独运,以“历史逻辑、精神传承、时代使命”为叙事脉络,分设“列强觊觎、筹边固疆、浩气长存”三大篇章七个单元,借助数字沙盘、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生动再现了清末爱国将领吴禄贞驻守延边期间,“以身为界碑、以命护山河”的壮烈事迹与卓越治边智慧。
吴禄贞曾孙女吴晓禄:“作为吴禄贞的后人看到家乡人民始终铭记他的功绩传承他的精神我内心充满激动与自豪站在今天的历史坐标上我们纪念吴禄贞不仅是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更是要传承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愿我们以祖先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家乡的繁荣发展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从列强觊觎时的筹边固疆,到浩气长存的爱国精神,这座百年旧址正通过现代化表达焕发新生。它不仅是历史记忆的容器,更成为延吉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的精神地标,持续吸引市民与游客,让爱国精神在参观体验中代代相传,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展览从开馆至6月底,已累计接待参观者突破2000人次。
敦化市历史博物馆作为“吉林省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肩负着敦化历史文化传播展示和课外教育研学的重要职能,早已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桥梁。博物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2024年升级改造后,展厅内,300件珍贵藏品与沉浸式场景交相辉映,“华夏根脉▪东疆相承”“战火淬炼▪血肉相连”“时代感召▪团结相依”三个展区,通过详实的实物展示、逼真的场景模拟以及清晰的图文解说,全面记录和展示了从夏商周时期至民国时期敦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敦化市历史博物馆讲解员韩慧明:“升级改造以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夏商周时期,各民族就已经开始了交往、交流和交融,到敦化的现代发展史,敦化也是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5个方面实现全方位的互嵌,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自2024年开放以来,我们接待域内游客31000多人,团体140多个,线下教育活动49场次。”
位于珲春市的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于2025年4月25日开馆,是在复建的珲春副都统衙门的基础上进行布展的。19世纪中叶,沙俄通过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东北地区超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且野心未泯,不断越境蚕食我国国土。危难之际,吴大澂两次奉命奔赴吉林,与依克唐阿等爱国将领们实边固防、筑牢屏障。这段历史,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珲春这片土地上,也是纪念馆选址的意义所在。
展馆仿清代风格,五进式院落,总占地面积5320平方米。馆内共分为五个单元,其中四个单元为主题展,一个单元为书画专题展,陈列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生动再现了吴大澂的英雄事迹。
珲春市水利局监督管理与水库移民科科员任宝坤:“吴大澂以坚定的信念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寸土必争”的精神令人动容。其事迹提醒我们国家主权不容侵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守护疆土的意识。”
珲春市第一小学教师王涛:“孩子们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感受吴大澂捍卫国土的英勇事迹,不仅让爱国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更让他们明白守护国土的责任与使命,激励着他们在未来成长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馆长迟春博:“纪念馆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文物陈列等方式,多维度再现了吴大澂、依克唐阿等先辈的英雄事迹,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18000余人,接待各类团体200余批次。”
红色七月的延边,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内涌动的热潮,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精神的接力传承,这份穿越时空的信仰力量,正化作延边儿女砥砺前行的磅礴动能,为延边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记者:洪小晗 金文哲 金鑫 周宏伟 杨光 李政贤 李香花 珲春台 延吉台)
来源:延边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初审:鹏飞
复审:李雪梅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