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百年老宅藏韵味
2025-10-17 08:14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晨光洒在图们市白龙村百年老宅的青瓦上,70多岁的金京男正仔细修补屋檐下被风雨侵蚀的榫卯。看着远处果树成行、稻田金黄,他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白龙村位于图们市月晴镇南部,与俄罗斯、朝鲜相邻,村内留存着一片完整的朝鲜族特色民居,因百年历史底蕴被称作“百年部落”。这里的房屋堪称朝鲜族传统建筑的活化石:通体采用土木瓦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全靠榫卯咬合的房梁历经144年风雨仍笔直挺立;屋脊两端的莲花纹雕刻,承载着朝鲜族对“洁净吉祥”的信仰,虽经岁月打磨依旧清晰;雪白的墙壁由黄泥混合稻草抹就,每年初春村民重新粉刷的习俗已延续百余年。

木制小桥横跨溪上,石板路蜿蜒串联起一座座青瓦白墙的建筑,飞檐翘角间,瓦饰上的绳纹与吉祥文字静静诉说着岁月故事。院落里,酱缸整齐排列,秋千轻轻晃动,满是古朴清新的民俗韵味。

曾经的白龙村却并非如今这般热闹。“以前村里不到100人,大多是像我这样的老人,偏僻得很,一年也见不到几个外人。”金京南回忆说。他自家的老宅始建于1880年,是村里“资历”最老的建筑,屋内平地炕、炕边锅灶保留着原生态风貌,炕柜、酒壶、老式缝纫机等老物件满是朝鲜族生活气息。2005年,在外打工多年的金京南回到家乡,发现路通了、设施全了、来往的人也多了,他敏锐察觉到百年老宅的文化价值:“我们村的历史,就是中国朝鲜族历史的一个缩影,得让更多人看见这份珍贵。”

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到白龙村打卡的沈阳游客张峰说:“我们一家自驾游一进白龙村就被这原汁原味的朝鲜族风情所吸引,我们品尝了刚做好的打糕,这股儿原生态的民俗味儿,比在景区里逛有意思多了,打算多住两天,好好体验下朝鲜族的生活。”金秋十月,图们江畔的小村弥漫着节日气氛,金京南忙个不停,一会儿归置院子里的酱缸,一会儿端着抹布擦炕桌。“得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等游客们带着节日兴致来,才能住得舒心!”金京南说。

旅游的红火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60多岁的姜凤春算起收入笑容掩不住:“现在一个月能多挣4000多元,尤其是节假日前后更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2024年全村旅游收入突破3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较上年翻了一番。

傍晚,朝鲜族风情舞蹈在白龙村的庭院里热闹开演。鼓点一响,身着“则高利”与“契玛”的村民们旋即起舞,长鼓舞的鼓点铿锵有力,象帽舞的彩绸凌空翻飞。游客们也被感染,纷纷跟着鼓点起身,有的笨拙地模仿着裙摆摆动的弧度,有的跟着节奏拍手打拍,连孩童都牵着大人的手,踩着鼓点蹦跳。月光洒在青瓦上,舞步、欢笑声与鼓点紧紧缠绕,把秋日村庄的夜晚衬得格外温暖鲜活。

初审:靳煜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