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州紧紧围绕跨越赶超目标任务,聚焦项目建设、工业挖潜、扩大消费等,千方百计破解难题、打通堵点,全州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快速上升势头。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2.4亿元,增长6.5%,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
年初以来,我州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接续实施重大项目冬季施工、春节不停工、春季集中开工等行动,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实地踏查、暗访督查等活动,全州累计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57个,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我州正以“全力冲刺”的拼搏状态,吹响了一轮又一轮项目建设的“冲锋号”,项目建设的“进度条”不断刷新,全面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吉林省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改扩建工程DTD06标段,目前工程主体建设已全面铺开,整体进度达到56%。在全长50多公里的06标段建设现场,近200台大型机械运作不停,建设者紧张忙碌在各个施工作业面,或绑扎钢筋,或混凝土浇筑,或模板安装,机械轰鸣、焊光闪烁,一派繁忙景象。06标段位于龙井市白金乡到三合镇之间,采用对向双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项目建成后,对完善龙井市边境公路网络结构、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利于沿线居民快速出行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珲春海洋经济中药材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一栋栋以灰白色为主色调的厂房美观气派、排列有序。在2号生活服务楼附近,两台挖掘机协同作业,正在挖掘管廊沟槽。在9号楼提取车间和10号楼制剂车间之间,十余名工人在管廊沟槽里快速绑扎钢筋。吉林省华兴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刘玉柱说:“室内的装饰工程都已经基本结束,消防、电气、给排水等等的一些工程,都已经全部完成。室外工程,现在也是在加班加点干,最主要的就是抢室外,把室外工程争取能早日交工。”
今年,我州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聚焦“两新”、产业链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民生保障等,精心谋划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开辟产业新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上半年,我州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3亿元,增长9.7%;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67.9亿元,增长9.1%;我州守牢实体经济根基,不断调整投资结构,精准谋划项目、密切跟踪服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日益稳固,步入“质”、“量”协同发展新阶段。
走进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固体车间,现代化生产流水线正有序运转,阵阵药草香扑鼻而来,包装工人专注地对检验合格的药品进行装箱、打包和发货,一箱箱优质药品即将走向市场。多年来,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公司认识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路径,先后投入十几亿元资金,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生产线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绘就现代化制药产业“新图景”。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尤海涛说:“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深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跟踪生物制药前沿动态,加强技术研发合作,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今年以来,我州紧盯文旅产业发展新特点,多措并举丰富新场景、升腾城市烟火气,推动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前不久,位于延吉市河南街的“边城烟火•供销集市”正式启动运营,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为丰富多元的夜间消费体验,推动我州夜经济产业朝着专业化、品质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以打造城乡新经济、助力文旅新平台为宗旨,集市创新采用“国企主导+民企运营”模式,让利惠民,创造就业。
上半年,我州全面释放消费活力,增强扩大内需核心动能,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8.9亿元,增长5.8%。年初以来,延边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持续稳步上升。1-6月,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54.3亿元,在全省占比历史上首次突破20%。(记者:李政贤 李香花 珲春台 龙井台)
初审:洪涛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