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延边: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8-07 18:59 延边广电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

多年来,我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锚定乡村振兴目标,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农业领域全面发力。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幅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延边大地徐徐展开。

一直以来,我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统筹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加快推动园艺特产、肉牛、渔业等产业发展,2024年实现人参总产值128.5亿元、食药用菌总产值112.7亿元、畜牧业产值39.39亿元、渔业产值3.18亿元。州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延文说:“我们坚持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强良种培育力度,先后选育出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烟草、食用菌等120余个优良品种。其中,‘雁育豆系列’为全州以及省内高寒山区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州全力发展品牌农业,“延字号”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目前,全州共有中国品牌名录农产品2个,区域公用品牌15个,农特产品品牌229个,农业农村部认证绿色食品8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个,为推动品牌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全州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田间灌排设施与道路等建设工程,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质量。截至目前,全州耕地面积688.31万亩,其中,已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376.52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54.7%。如今我州的农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为粮食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我州还积极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通过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耕地轮作、深松、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让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重焕生机。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全州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特别是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力度,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老旧农机具更新换代,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十年来,全州农机总动力从2015年的204.6万千瓦提高至2024年的340万千瓦;累计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超过13亿元;2024年全州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6.6%,较2015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如今,在延边的春耕和秋收战场上,机械化规模作业已成为主力军。从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到智能化播种机、植保无人机,各类先进农机具广泛应用,让农业生产跑出 “加速度”。十年来,全州粮食产量也从2015年28.54亿斤,大幅提高到2024年的38.32亿斤,增幅达到34.27%。

十年来,全州围绕“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提升五年行动。全州通过向上争取、州县配套、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累计投入环境整治资金逾百亿元,累计完成农厕改造8.6万户,创建“千村美丽”村536个、“百村示范”村74个,持续擦亮美丽乡村底色。周延文说:“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健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粮食产量突破38.8亿斤。”(记者:李政贤 李香花)

初审:洪涛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