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守护绿色家园——延边州扎实推动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08-07 09:31 吉林日报

湛蓝的天空镶嵌着白云,广袤无垠、灵动飘逸;万千绿树芳草扮靓城乡、满目青翠;江河湖畔清水流淌、碧波荡漾……这是延边的常态,也是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态画卷。

8月的帽儿山,每日清晨,山顶常有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游客们沿着山间栈道拾级而上,欣赏沿途的美丽风光,偶尔还能见到小松鼠在树枝间跳跃觅食。

帽儿山位于延吉市西南与龙井市交界处,主体部分面积1100公顷,由于外形酷似“草帽”,故被称为帽儿山。1992年,帽儿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区域森林覆盖率为92.6%,全园森林覆盖率76.1%,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成为集登山运动、生态保护、民俗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延边州重要景区之一。

据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做好林草资源保护和防火工作,公园在登山口设置了专人专岗,利用标语和宣传喇叭,提醒游客不要在景区内吸烟,配合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同时,组建了巡逻防控队伍,不间断开展网格化巡逻防控工作,并列划了重点区域,由专人看管,开展视频巡查,实现“人防+技防”,确保第一时间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处一隅而观全局,帽儿山正是延边州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和管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延边州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强化生态保护红线观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实施青山草原湿地保卫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非法占用等违法行为,不断完善林草防火应急体系、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加强跨行政区域林草资源联防联控,全面提升林草资源保护修复水平和治理能力。延边州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实施天然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大天然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力度,不断优化天然林森林结构和功能。加快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全州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林荫道率、城区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大幅提升,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显著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延边州聚焦“蓄水于山”“藏粮于林”“摇钱于树”“固碳于木”,着力建设稳定型森林“水库”,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生态稳定、抗灾能力强的多功能森林,统筹推进经济林建设与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经营加工、森林游憩、森林康养、自然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规范化和市场化方向稳步迈进。2024年,实现产值382.87亿元,同比增长23.62%。

延边林区作为我国六大林区之一,始终坚持林草资源工作“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如今,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森林覆盖率高达80.99%,活立木总蓄积量4.76亿立方米,林地面积占全州面积的76.7%,占全省的40%。绿色延边,万物共生,欣欣向荣。

 

初审:佟焱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