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金秋时节秋收忙 科技赋能好“丰”景
2025-10-16 18:21 延边广电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目前,在我州广袤田野上,一幅喜人的秋收画卷正徐徐展开。今年以来,我州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地应用,实现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眼下,全州上下正扎实推进秋收工作,确保农作物颗粒归仓。

金东林是汪清县斌馨农作物种植专业农场主,也是这片稻田的主人。今年他种植了9公顷水稻,为了保障水稻种植最大收益,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和后期产量,从育苗插秧到田间管理各环节,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引入微生物菌剂拌种、合理密植技术、适时增加叶面肥等科学种植方法,实现水稻增产增值。此刻他正忙碌在田埂上,看着沉甸甸的稻穗,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金东林说:“拌种子然后育苗,育苗以后根老发达了,所以好插秧,头一个苗好,产量提高,去年是一公顷一万五千来斤,今年是一万八千来斤。”

科技赋能是今年丰收的关键。微生物菌剂拌种技术从源头减少病虫害,让稻苗长势更健壮。合理密植技术让水稻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地资源,稻苗密度每平方米由16穴提升至20穴,直接推动产量攀升。适时叶面施肥与养分补充,更让水稻“吃饱喝足”,这一系列科学措施的落地,水稻不仅长势喜人,产量也实现了提高。同时,这片稻田产出的水稻还富含硒元素,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更锁住了健康价值,形成了“高产+优质”的双重优势。延边州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专家组成员朴范哲说:“我们又普及了合理密植的栽培技术,就能提高产量20%到25%,富硒大米一个产量高,卖点也挺高,起码是1斤3块,精包装的5块到7、8块钱,这样的话每公顷多收入一万到一万五千多块钱。”

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位于海兰河中游、平岗河谷下段,水量充沛光照足,因此每年水稻产量稳定,口感好。进入到10月,又到了水稻收获季节,连片的稻田泛着金黄,大型收割机穿梭其间,伴随阵阵轰鸣,颗粒饱满的稻谷被卷入机身、脱粒,并输送到拖拉机中,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丰收图景。和龙市东城镇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君说:“今年我们种了63公顷水稻,9月18号开始收了头茬,今年看产量比去年稍微有一点增产,将近20天的时间,我们已经收割了8公顷左右的水田地,我们光东村是做的中高端产品,大米的价格能达到7到10元左右。”

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金秋时节,部分阳光充足的地块开始陆续进入到收割阶段。和龙市诚意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经理张卫说:“我们为农户提供优质的生产资料以外,还给农户提供秋天收割服务,我们现在有2台玉米收割机,一台一天平均能收7公顷到8公顷,水稻收割机一天平均收4公顷左右,现在接单已经基本排满。”和龙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张鑫说:“总体秋收从‘十一’正式开始,预计在11月末全部能结束。今年总体作物长势水稻与去年基本持平。”

当前,我州将秋收工作作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全州总体秋收已完成184.6万亩,占收获任务的31.68%,其中大豆收获进度最快,达68.12%,水稻完成20.27%、其它粮食作物完成97.66%。接下来,全州将紧盯时间节点,力争10月20日前完成大豆、玉米收获,10月底前完成水稻收获,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在广袤田野上书写更多关于丰收与发展的精彩答卷。(记者:金正勇 周宏伟 伞志华 金文哲 金鑫)

初审:洪涛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